•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牢记嘱托 奋力前进 >
有始有终 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1-11-11 来源:山东学习平台
  • 作者:编辑:李玲

  • 如今,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野生鸟类的乐园。(通讯员孙劲松)

    10月22日,胜利油田莱113区块油水井在进行二氧化碳注入作业。(通讯员王国章 刘智峰)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只东方白鹳飞回人工巢中。(通讯员杨斌)

    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左)与工作人员在田间记录作物生长数据。(记者张楠 王世翔)

    黄河口湿地风光。(通讯员丁洪安)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是前提,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抓好黄河生态保护工作。”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入海口考察时的话语,语重心长。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保护黄河作为治国理政的大事来抓,倾注了大量心血。每每谈及黄河,他都会提到“保护”二字。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总书记一再强调,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

    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他再次强调,新时代,我们要把保护治理母亲河这篇文章继续做好。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山东干部群众一致表示,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护好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守住黄河生态保护红线

    十里荷塘、黄河之星生态园、黄河楼、打渔张森林公园等,镜头中的画面越来越美、色彩越来越丰富;经常入镜的候鸟种类也由原来的个位数增加到两位数……“这几天,我又去湿地风景区、黄河植物园、小街湾生态园等沿黄景色带拍摄了,每次去都能拍到不一样的美。”八年来,滨州市民、摄影爱好者刘杰持续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滨州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改变和沿黄民生新景。

    “我们是生态保护的见证者,也感到很光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绿色植被大幅度增加,人们的幸福感逐年增强,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刘杰说。

    北依黄河的高青县常家镇天鹅湖村,村民李连平也有同样的感受。他清晰地记着当年“十米不见人、张口满嘴沙”的情景,如今荒地变公园、沙尘变清风,高高的黄河大堤上,一条绿色长廊蜿蜒前行,优美的环境引爆了乡村旅游,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生态红利。目前,常家镇入选全省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村民吃上了“生态饭”,过上了好日子。高青县委书记王金栋这几天一直在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落实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沿黄生态环境修复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精心实施好‘引水’‘保护’‘发展’三篇文章,严格生态保护、强化生态修复、重塑生态景观、振兴生态产业,努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沿黄生态体系。”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通过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

    “总书记指明了努力方向,指出了关键任务。”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付蕊说,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三产融合、绿色循环”的发展道路。目前,滨州市滨城区90%以上的耕地,种植的是中裕引进和自主繁育的小麦品种。白茅岭原有寸草不生的万亩盐碱地,经过中裕用自有沼液和黄河水改造,已经变成了良田,今年种植的水稻亩产达500公斤左右。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现在白茅岭蚊子多、鱼多、鸟多,形成了完善的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滨州沿黄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的作用,深化高端育种,攻坚精深加工,加强循环利用,助力生态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开发建设必须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戴先锋介绍,泰安市近年来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总投资166亿元的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绩效目标值全部完成,泰山区域“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大生态格局基本形成。“今后将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扛牢责任,强化系统治理,努力把黄河的汇水源头治理好保护好。”

    “决不让带着污染的水进入黄河。”10月22日上午,肥城高新区田山灌区(肥城)干渠与河湖连通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肥城市委书记马保文指着西面的群将湖说:“黄河水引过来先存入群将湖,再通过泵站提水至大山水库,由大山水库自流至百尺河,然后汇入康王河,实现了干渠与河湖连通,不仅让肥城人吃上了黄河水,还激活了全市的水生态。”肥城把生态环保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工程,推出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办法,推进“数字环保”,精准制导、精细治污,859个入河排污口全部溯源纳管,出境断面水质好于四类标准。“我们已谋划出明年要实施的85个环保项目,总投资56.2亿元,投入之多、力度之大、决心之坚前所未有。”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二级调研员郭琦介绍,“截至9月29日,山东省拥有跨界河流的16市133个县(市、区)全部完成生态补偿协议签订工作,率先在全国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其中在黄河干流流经的9市18县分别设置了13个跨界断面,全面签署了生态补偿协议。”根据黄河水质特点,山东省在类别基础上统一增加了总氮指标控制要求,将对推动黄河干流(山东段)水质稳定达标,有效控制入海口总氮浓度起到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黄河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规范化整治入河排污口,推进重点支流建成‘一河口一湿地’,打好环境问题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保障黄河干流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推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郭琦说。

    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努力提高生物多样性

    秋染黄河入海口,深红色碱蓬簇成“红毯”,成群鸟儿或自由飞翔,或驻足觅食……沧海桑田,大河息壤,黄河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造就了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这里也成为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对黄河三角洲,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2019年9月18日,他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就对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提出明确要求:“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10月20日下午,总书记来到黄河入海口码头、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他指出,“要管理好,不能让湿地受到污染,也不能打猎、设网捕鸟”“要把保护黄河口湿地作为一项崇高事业,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发扬光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光增色”。在10月22日的座谈会上,他再次强调,要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

    “总书记这次考察,第一站就是黄河入海口,并指出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要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科学论证、扎实推进。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心,我们深受鼓舞、倍增干劲!”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明德说,前不久,《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已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规划,黄河口国家公园将整合现有8处自然保护地,划定范围面积352291公顷。“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强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重要标杆,把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推进全市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尤其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明海说,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是东营市推进湿地保护的重要内容,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力推进东营市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和国土绿化,持续规范自然保护地管理,推进沿黄生态长廊建设,为全力推进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0月11日至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山东以线上展区的形式参展,向全世界宣传推介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鸟类由1992年的187种增至37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增至25种,40多种鱼类在此产卵繁殖……

    “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河口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这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总书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极大关心,为我们开展下一步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生态保护处处长王清介绍,两年来,山东省扎实做好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工作,建设黄河流域首个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我们一方面将启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用两年时间摸清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的‘家底’,另一方面将建设好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同时将继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王清说。

    沿着巡护路线走走停停,不时驻足用望远镜朝远方观望,记录着每种鸟类分布情况和种群数量……10月24日一早,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单凯和同事们进行着严密的巡护监控,这也是他在自然保护区从事鸟类科研工作的第24个年头。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激励担当。黄河三角洲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南来北往的鸟类超过600万只,被国内外鸟类专家形象地称为‘鸟类国际机场’。从去年3月至今,还首次发现火烈鸟、白鹈鹕、勺嘴鹬在这里栖息。”单凯说,保护鸟类是自然保护区的职责,更是保护区人的使命。作为长期从事鸟类保护研究的一线科研人员,自己将利用好视频监控等技术,加强鸟类巡护监测,开展鸟类动态监测等,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工作,当一名合格的鸟类“守望者”。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黄河的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两年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10月22日,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山东,既是农业大省也是工业大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示,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工业转型升级,争当沿黄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对“十三五”时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的省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表扬,全国四省获此殊荣,山东位列其中。“近年来,我们切实强化节约用水、取用水监管、水资源保护等措施,在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在220亿立方米左右,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增效不增水’。”山东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处处长李光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用水需求日益增加,部分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山东水利部门将认真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节水作为根本出路,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原则。“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严控经济社会用水总量,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总量控制、源头预防和过程管控有机结合的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同时,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制定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减损,推动节水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

    连日来,华泰集团研发部副部长刘燕韶和同事们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备受鼓舞,更加明确和坚定了自己创新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经过数年攻关,华泰集团参与完成的“混合材高得率清洁制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科研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开发了节能型高得率清洁制浆成套技术装备,目前已在山东、福建等多个省份大规模推广并实现出口。刘燕韶说:“走好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为传统造纸业注入新动能。作为企业的科研人员,我们要专心研究先进工艺,用手里的‘瓶瓶罐罐’,攻克制浆造纸这一技术瓶颈,力争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

    创新赋能,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今年上半年,山东“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投资增长17%,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9.9%,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产业升级持续发力。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高新技术必须挑大梁、打头阵!”济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焦卫星表示,济南高新区将聚焦科技创新驱动,实施“廊谷联动”,推进齐鲁科创大走廊等重大科创载体建设,重点抓好世界透明质酸谷、药谷、中国算谷、国际激光谷、量子谷项目建设,加快实现“五谷丰登”,在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上争一流;聚焦产业能级提升,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推动吉利电动汽车、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项目建设,在加快引领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走在前;聚焦开放联动发展,发挥“三区叠加”优势,做大做强侨梦苑、中德企业合作区,推广“链上自贸”新模式,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作表率。

    泰山、“天下第一泉”、“黄河入海口”……在山东沿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富集,一张张“名片”享誉海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是重要‘动力源’。我们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推进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赵勇介绍,下一步,将推动“千里黄河风情廊道”规划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建设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标志性旅游目的地;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全省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沿黄品质生活和旅游休闲空间。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目前,山东省新动能基金公司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基金,运用政府引导基金这一政策金融工具,集聚资本、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资源,服务生态保护、培育产业生态、促进创新创业,助力国家、全省重大发展战略落地见效。山东省新动能基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雷说:“我们将加大对东营、滨州等沿黄流域城市的重点项目基金投资力度,对接深创投、毅达资本等国内一线投资机构,构建‘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山东创投基金群,着力培育独角兽、瞪羚、单项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科技创新项目沿链聚合,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

    (大众日报记者 魏然 齐静 毛鑫鑫 参与采写 姜斌 王佳声 刘磊 王洪涛 刘涛 陈晓婉 贾瑞君 李明 李广寅 高田 方垒 王健 张依盟 代玲玲 通讯员 王克军 牛可伟 纪宗玉 李阳)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1 www.jn001.com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